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烟再起-《颠覆晚唐》
第(3/3)页
兵围困广陵,杨行密困守广陵城,城中粮尽,甚至以人肉充饥,杨行密不得不退出扬州,乘机攻占宣州,并巩固势力。
这些年一直与孙儒和钱镏不断作战,在夹缝中生存,后来朱瑾与李承嗣来投靠杨行密之后,情况才好转了一些,特别是李承嗣麾下的三千骑兵骁勇异常,在南方这种体格羸弱的地方简直可以横冲直撞,无人能敌,朱瑾也有数千山东汉子带来,当然也成了杨行密的得力臂助。
加上杨行密麾下的大将李神福、周本、田頵、刘威、安仁义等人的力战,倒也算是风生水起,孙儒一时半刻也不能把他如何。杨行密麾下众将曾一度攻占苏州、常州、润州(今江苏镇江)等地,后来苏州、常州又被孙儒的盟军刘建峰麾下大将马殷攻陷。
钱镏的势力也常在苏州、常州一代活动,可以说这长江两岸的几个大城一直处于战火之中,你来我往来回攻伐,原本繁华的长江两岸饱受战火的摧残。
可以说这几股势力中孙儒最为残暴,而且带兵无方,而且他在秦宗权麾下别的备有学到,就学到了行军打仗的时候用人肉做干粮这一手,每次出征,就把老弱之人杀掉腌制起来,以作军粮。
这种残忍的对手确实可怕的要命,就连当年跟他同为秦宗权麾下大将的刘建峰都怕他三分,所以这些年来刘建峰也不得不跟着孙儒南征北战,刘建峰处事圆滑,不敢得罪孙儒,主要是他的兵力不如孙儒,他麾下的智囊兼大将马殷时常对他说“要忍,等待时机,谋定而后动,孙儒倒行逆施,残暴好杀,这种人迟早会不得好死,只要忍过这一时之气,就可以保存实力,到时候找一个富庶的地方为根基,见利基业,方为上策。”
刘建峰时刻也忘不了这句话,所以他在秦宗权死去之后的这两年,刘建峰一直以孙儒马是瞻,但大规模的战役刘建峰一向是找机会拒绝,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队伍替别人做炮灰。至于小规模的配合,刘建峰并不拒绝,因为这也会增加自己的实力,双赢的局面那个不喜欢?
打败庞师古的就是孙儒和刘建峰的联军,两路人共同攻击庞师古的队伍,庞师古苦战之下还是不得不败退。孙儒和刘建峰本欲乘胜追击,却因为钱镏乘机攻占了苏州、常州,这才不得不回军应付钱镏。
淮南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征战,孙儒、刘建峰、杨行密、钱镏四方势力争相攻捍,在这块久经磨难的大地上打起了拉锯战。
第(3/3)页